《三国演义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,与陈宫一起进到世交吕伯奢家。吕伯奢见曹操到来,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,又听说要“缚而杀之”便大起疑心,以为要杀自己,于是不问青红皂白,拔剑误杀无辜。杀人后,曹操与陈宫急忙逃命,路遇沽酒田家的吕伯奢,曹操编了个谎话骗过吕伯奢,可还是不放心,将吕伯奢也杀了。陈宫问曹操为什么杀吕伯奢,曹操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“至理名言”:“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!

猜疑心从何而来

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,历来是卑鄙灵魂的伙伴,是害人害己的祸根。一个人一旦陷人猜疑的陷阱,必定处处神经过敏,事事捕风捉影,对他人失去信任,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,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。

猜疑者整天疑心重重、无中生有,认为人人都不可信、不可交。有的人见到几个同事背着他讲话,就会怀疑是在讲他的坏话;有的人见老师对他态度略显冷淡一些,又会觉得老师对自己有了看法。成天提心吊胆,内心总有解不开的疑惑,总有摆脱不了的矛盾,活得很累。这种人心有疑惑,不愿公开,也少交心,整天闷闷不乐、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,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入,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、怀疑自己的能力,失去信心,变得自卑、怯懦、消极、被动。

理医生提示

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,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,就像一个圆圈一样,越描越粗,越画越圆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“疑人偷斧”这个故事了:

一个人丢失了斧头,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。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,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、神色仪态,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,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,他断定窃赋非邻居的儿子莫属了。可是,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,再看那个邻居儿子,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。

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,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。

古人说:“长相知,不相疑。”相反的,不相知必定长相疑。当然,“他信”的缺乏,往往又同“自信”的不足相联系。疑神疑鬼的人,看似疑别人,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,至少是信心不足。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,因而总是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,看不起自己,算计自己。一个人自信越足,越容易信任别人,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。

私心较重也是造成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曾有人说:“猜疑心与人的私欲成正比。私欲(包括权力欲、金钱欲)越大,猜疑心理就越强。”例如,权力欲重的人总怀疑有人在收集整理他的黑材料,准备把他赶下台;金钱欲重的人总是怀疑别人要占他的地盘,抢他的生意,分他的钱财。他们十分“警惕”,非常敏感。明代学者洪自诚说:“疑人者,人未必皆诈,己则先诈矣。”

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,会捆绑人们的思路,使他们远离朋友,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,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、郁郁寡欢;有的因猜疑心导致狭隘的心理,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,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,变得孤独寂寞。

猜疑是爱情的杀手

在现实生活中,有多少恋人渴望获得一份忠贞不渝的爱情,但又有多少人因怀疑彼此的忠诚而分道扬镳的呢?猜疑是恋爱中并不少见的一种心理,大多数都造成了不良的后果。

一般来说,沐浴在爱河中的男女们,因为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而产生猜疑还在其次,大多数人是基于对爱情的片面理解,造成了异性交往中的理解偏差。恩格斯说过,爱情就其本性来说是排他的。也有人说:爱情是自私的,一个人不可能把爱同时奉献给若干个异性。但是,爱情并不排斥友情,友情也并不是具有排他性。一个人有了恋人以后,同异性可以继续来往,保持朋友关系,只要这种关系不具有爱情的性质。如果排斥恋人同一切异性的往来,自然会萌生猜疑心理。

当恋爱双方有了猜疑心理后,应努力把爱情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,对别人的闲话不要盲目相信,一旦有了猜疑,更不要意气用事,而要冷静分析。